在半年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开头主要说的是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央视《对话》开年说的访谈中提到:“2024 年,我最想推动的一件事是让每个人都具备程序员的能力。”
他在对话中指出以后 “程序员” 这个职业将不复存在,因为只要能够说话,人人都可以具备程序员的能力。
“未来的编程语言只会剩下两种,一种叫英语,一种叫中文。”
所以,有家长会质疑:在 AI 如此发展的今天,是否还有必要让孩子学编程?
编程不只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我始终认为未来更重要的能力应该是沟通与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是能够流畅表达自己想法和接收外界信息的重要前提。
编程也是如此,虽然按照现在的趋势来看,AI 能够替换掉一部分编程工作,但核心的编程技能仍然离不开清晰的思维逻辑和准确的需求表达。编程不仅是写代码,而更是通过代码与机器“讲话”,实现创意与构想的过程。
在去年年初,实际上 GPT 还没有那么普及,当时能用上 chatGPT3.5 或者能注册上 chatGPT3.5 的人寥寥无几。
作为相对来说比较早的尝鲜者,我感觉纯技术、纯理论上的事情我问问 AI 就行了,技术人员引以为豪的经验和知识以后可能会没有那么稀缺,直接在 chatGPT 的对话框提出你的问题,获得的理论回答八九不离十。
在 AI 时代,编程学习的意义已经不只是简单地掌握一门技术,而更在于培养孩子解决问题、逻辑思考的能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即使 AI 能够代替部分编程任务,理解编程的思维方式、与 AI 有效合作,仍然是孩子未来必备的核心素养。
通过编程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转化为实际的项目,从一个简单的 GUI 到一个复杂的课题装置,让孩子体验到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
如图,是去年我的一位高中在读的学生做的课题《旅游景点随拍自助游玩路径规划系统》中设计的原型图和 GUI 初稿,里面也涉及到了一些算法的学习和在实际场景中应用。
编程、科创学习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我并不完全算是一个技术开发人员,在过去和现在的工作中,经常会参与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沟通交流、项目实施甚至是售后的整个流程。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软技能的比例和重要性反而在工作中大幅上升。
传统的编程技能学习主要集中在掌握特定的编程语言和技术框架上,而现在,孩子需要学习的不仅是如何编写代码,更重要的是如何定义问题、设计解决方案,有条件的话甚至能够通过可用的 AI 工具辅助或者参考实现这些方案并解决问题。
在编程和研究课题的推进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尝试、失败、调整、再尝试,这种过程也非常锻炼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而且,不少的编程或者是创客项目往往需要团队协作,孩子还需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分工合作、解决冲突。
许多项目还涉及到跨学科的知识。
例如,设计一个课题装置或者是完成一个带有编程的课题研究,可能需要数学、物理、美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这种跨学科的项目制学习方式可以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建立更广泛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
比如,这是我前年带的一位初中生做的一个和数学建模相关的课题《音乐演奏中大提琴最佳收听位置确定》,当时绘图所用的软件是 GeoGebra ,而编程语言选的既不是 Python 也不是 C++,而是 MATLAB,因为项目中涉及到数学和物理相关的知识,MATLAB 用起来更合适。
结语
少儿编程甚至包括整个 STEM 教育学习的目标和意义,并不应该只着眼于掌握单一技术类技能,而是应该成为培养孩子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AI 虽然能够自动生成代码,但它仍然需要人类去定义需求、设定目标并进行最终的优化。
换句话说,AI 是工具,而掌握工具、合理使用工具的能力才是真正重要的。
如果您是中小学孩子的家长,想了解关于编程、机器人、科创比赛,规划孩子的 STEM 科技创新教育,可以点击下面的公众号卡片关注我~
AI能开发AI,AI能修复AI,完美的闭环。
哈哈哈是的,很多小工具小项目直接AI写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