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把之前只做了一点点的 PhysBoard 拿出来修修补补,打算用一下 ChatGPT 的 Codex。
其实 Codex 早就有了,但我一直没用,主要是目前手上也没有正在更新的项目(如果用的好,像之前的法语记忆和纸记卡片都可以拿出来翻新一下)。最近做了 PhysBoard,正好可以把这个功能试一下。
我记得那个时候还是 2023 年的中下旬,那时就开始用 Cursor 了,体验所谓的 vibe coding(而这却是 2025 年的新词)。主要是为了能在不注册 ChatGPT 的情况下,用得上 GPT4,费用也是 20 美金一个月。
但后来把会员费付给了 OpenAI 之后,Cursor 的续费断掉了。与此同时,像纸记卡片和法语记忆这两个项目都没有进行非常大的更新和调整,所以用不用 Cursor 也没啥关系。
几个月前冒出想法开始做 PhysBoard,它其实是用 ChatGPT 直接对话的方式聊出来的,而不是用这种类似于 agent 的方式做的。
用聊天的方式写代码,有一个非常难受的问题:等项目代码文件越写越多的时候, AI 不知道项目中别的文件代码,从而没办法帮你完成最大化的效率提升。
只管描述需求就可以了
在使用 Codex 的时候,我对于我的需求描述非常简单:想把 Material UI 的模板页面移植到我的项目首页,只要打开 xd.sh.cn/pd 就能看到一个简单介绍或者是说明页面。
所以我给它下了道简单的指令,把 Marketing Page 作为 PhysBoard 的项目主页。有意思的是,它可能觉得我的 prompt 不太清晰,给我总结了一下:
- 在
src/pages下创建MarketingPage.tsx,整理你提供的 Material UI 结构,并确保引用的分块组件(AppAppBar、Hero、Pricing 等)也存在或同步创建。 - 在
src/App.tsx中导入新的营销页组件,并把根路径/的元素改成<MarketingPage />。 - 更新导航(例如 AppBar 按钮)让用户从营销页进入
/app。检查在BrowserRouter basename="/pd"设置下,访问xd.sh.cn/pd是否直接呈现营销页。

这是第 1 次用 Codex 生成的效果,还是令我挺满意的,因为我没有告诉他任何多余的信息,它完全基于我的已有代码、软件的功能,从而总结出 landing page。

Codex 的一条龙服务
landing page 上面的文字描述肯定是有问题的,不过这都是它自己想的、自己写的,我没有进行任何干预。
Codex 会在运行的过程中,把它所有日志展示给你看,比如说它现在在写哪个文件的什么代码,都会一一呈现在你眼前,而且写完之后他会自己进入测试模式,测试代码是否可用。

如果发现代码有错误,它会继续根据错误提示进行修改,推测哪个地方的代码有问题,直到没有错误、可以运行了,才告诉你任务完成,还会给你贴心地截一张界面效果图。

Codex 在结束之后会生成一个分支(branch),同时向你提出一个 PR(pull request)。和 Github 同步之后,在 Github 桌面端把项目的代码切换到这个分支就可以预览 Codex 刚才修改的这些代码。


如果觉得代码没问题了、ok 了,那就可以进行 pull request,把代码合并到自己的原始代码中。
PhysBoard 未完待续
对于 PhysBoard 的这个项目本身,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好像没有特别大的进展。
目前除了光学之外,还做了一个对直线运动图像进行描述的界面,里边包含了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v-t 图和 a-t 图的生成模式。
因为八年级同学在学习这块内容的时候,如果数学科目是按照正常进度学习的情况下,可能还没有学到函数图像这块内容,所以使用这样的工具,随时能够生成不一样的 s-t 图、v-t 图,快速地辅助学生进行理解。

除此之外,对于时间测量还做了一个秒表和停表模拟工具。当点击秒表 start 的时候,下面的停表也在走,外圈是秒、内圈是分钟。
PhysBoard 上面的功能可能会和 PhET 和 Ophysics 的部分功能雷同,但它的整体代码是我能够完全自己控制和自定义的。
题外话
翻看我之前的 blog 文章,发现如果我写的内容是关于我的产品开发过程,也就是标题中写的 devlog,我更新的动力就会非常大。
所以,后续我会拿 devlog 作为我的无限选题。而这些小工具(语言学习工具➕理科学习工具)的定位也只是作为我所承接的 C 端客户的工具,可能不会以流量和市场为目标。
感兴趣的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发送 “物理画板” 获取链接地址,或者加我微信(1162324157)咨询初高中科创课题与综评指导、STEM 数理化深度预习和探究课程。
【作者:晓栋 XD】消费级硬件产品经理;创新教育行业 10 年经验;多项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比赛裁判和评委经验;关注教育场景下的硬件创新、课程产品化与体验设计。面向学生和家长提供初高中科创课题、综评、理科预习和探究课程咨询,toB 提供创客硬件产品定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