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有两个在报名的白名单科创赛事,分别是第 20 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以下简称宋庆龄发明奖)和 2025 年 ICC 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以下简称 ICC)。
前者宋庆龄发明奖上海地区已经在 3 月 16 号截止报名,该填的表格、该发的邮件,都应该已经发出去了。
先介绍一下ICC,这个赛事是在《2022~2025 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的, 从 2019 年开始举办,由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一项面向青少年儿童的发明类科创赛事。我个人有幸参与了几届,第一次参与还是 2022 年在上海的 confinement 期间。
ICC 比赛有哪些内容?
从比赛要求中可以看到,竞赛主题和驱动问题是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联合国制定的 17 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制定的。
目前来看,这个比赛每年的竞赛主题和驱动问题是不变的或者有些微调,具体列表如下:
学生需要根据上述主题和驱动问题展开进行自己的发明创作活动,报名和作品合规检查定在 2025 年 3 月至 5 月。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的指定官网变成了 https://www.icc-edu.org.cn。
之前我一度以为这个网址是山寨网站 🤣,后来仔细查了一下他的备案主体还是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没问题。
2025 年 5 月到 6 月份,对于上海市来说就是省级赛,省级赛之后就直接是国赛。和之前的赛制时间一样,2025 年的 7 月到 8 月是全国总决赛。
参赛对象分为 4 个组,从低龄组到高中组,每个组别可以进行个人或团体的报名,具体组别如上图所示。
参加 ICC 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接下来就是家长需要注意的,孩子参加这个比赛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首先,最关键的是参赛团队或者个人需要准备一项原创的发明项目,除了这个项目发明的模型本身之外,还需要准备发明日志、查新报告、发明展板和路演视频。
这边要重点说一下发明日志,发明日志是展现参赛项目发明过程的重要载体,也是ICC评审的重要参考。它的内容需要包括发现、定义、设计、制作和优化等发明的整个过程。
这实际上也就是我们在做一个硬件产品时,需要经历的、在量产前开发的整个过程。具体格式和要求可以看竞赛活动规则原文如下:
第二个是查新报告,和青创赛的查新报告类似,比方说文献检索、专利查新,模板也可以使用官方的模板,具体要求如下:
另外两个比较有特色的、需要孩子自己准备的,是发明展板和路演视频。
在发明展板上面,除了需要体现参赛者的基本信息之外,还需要写清除整个项目的需求挖掘过程、解决方案、产品原理图、市场调研、发明查新以及自己做的实物照片、测试效果等等。具体要求如上。
路演视频需要孩子自己出镜,介绍自己的参赛项目,并针对自己的参赛项目、原型作品和发明展板进行讲解。整个过程非常考验孩子的表达能力:稿子是不是背的?是不是提前准备的?是否真正理解自己的项目?从这个视频里其实就能看出一二,具体要求如下:
最后当然是最重要的发明原型,发明原型就是整个项目最后做出来的那个装置,这个装置代表了孩子在做这个科创发明项目时候的最终成果。
TA 可以拿着这个成果去解释说明他在整个科创项目过程中,自己做了些什么?怎么去做的?最后的结果如何?这是一个最有力的说服过程。
咨询及评估
如果您家孩子已经有自己的科创项目,但还没有准备好相关文书的话,需要的可以私信我领取填写方案和项目评估。
如果有意向想在明年参加这类科创赛事,因为类似的赛事在准备过程中会涉及到选题(是否符合孩子的意愿和兴趣)、查询报告、研究方案设计、装置搭建、测试实验、申报材料填写、presentation 和答辩等环节,所以准备过程往往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添加我的微信详细了解和咨询。